在中原大地上,曾经广为流传着一首歌谣,问我祖先何处来?山西洪洞大槐树,祖先故居叫什么?大槐树下老鸹窝。
飒飒的秋风之中,树叶凋落,一个个老鸹窝更加的醒目。移民们,托儿带女上路,故土难舍,忍不住频频回首,再看一眼故乡,路远了,村舍看不见了,映入眼帘的唯有那棵巍峨的大槐树和错落其上的一个一个老鸹窝。从此,大槐树和老鸹窝便成为了故乡的标志。
当时因为大多数人都不是自愿移民的,所以呀,男女老幼被反绑着双手,在官兵的押解下上路,需要大小便的时候就冲着押解的兵卒喊一嗓子:解开手,我要方便。时间一长,懒得多费口舌,只喊一声:“解手,”从此大小便又多了一个代名词——解手,甚至这移民走起路来,都有了新的特征,喜欢倒背着抄着手,那是因为两手被成年累月的反绑着形成了新的习惯。
根据明史、明实录等正史及笔记史料的记载。洪洞大槐树移民分布在30个省市,2217个县市,其中河南123个县市,北京,天津,河北142个县市,山东109个县市,山西一百零4个县市,江苏,安徽,湖北,湖南316个县市,陕西,甘肃,宁夏182个县市,黑龙江,吉林,辽宁171个县市,浙江,福建,江西227个县市,广东,广西,贵州248个县市,四川,内蒙古,青海274个县市,云南,西藏,新疆210个县市,海南,台湾111个县市。明朝的大移民共移民18次,其中洪武年间十次,永乐年间八次,涉及18个省500个县881姓。朱元璋也为移民设立了有效的政策,凡移民耕田都有朝廷拨发路费、耕牛和种子,免税三年,移民们经过了长途而又艰难的跋涉,终于来到了中原地区。看到那么多肥沃的土地,无人耕种,一时间都慌了手脚,有的跑马圈地,以马蹄印为界,谁圈起来的就是谁的,有的以犁占地,围着大地犁上一圈儿,这地就归我所有了。有了地,大家就张罗着盖房造屋,建立起村落,有的依据地形建造叫什么坡,什么坑,什么河口,什么湾,有的依据自己的姓氏叫什么什么村,啥庄,也有的依据,不同的行业起名,会种菜的,叫菜园,会打油的,叫油坊,会造纸的,就叫某纸坊,还有的依据盖的房子取庄名,瓦房多的就叫某瓦房,平房多的就叫某平房,楼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