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未缺席_善终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善终(2/3)

要累着。

黎尚再次感叹外婆的豁达和智慧,不拘小节,更不遵从传统的旧俗。

这时,一个六十多岁的妇人走进来,上了香,烧了纸钱,默默地坐到郑玉玲的旁边帮忙折元宝。

黎尚听见母亲问:“二婶,二叔现在还住院吗?情况有没有好转?”

黎尚知道,这二叔二婶只是邻里间的称呼,不是自家的亲戚。

只听见那个二婶叹了一口气,并没有抬头,缓缓地说:“这一年多,老头子陆陆续续的住了几次院,医生也明说了那病没的治好。你想呵,天天吊针吃药,还见不着家人,有什么意思呢?所以我们就打算中秋节前把他接回家,好歹让亲戚都来见上一面,一家人齐齐整整过个节日。”

黎尚被吸引住,定定地细听起来。

二婶说:“没成想,从医院回家的路上,老头子也没能挺住。”

郑玉芬轻轻的说:“不好意思,我不知道呢,叫二婶难过了。”

二婶摆摆手说:“没事儿,早有心理准备,只是人在路上没的,好一番折腾,师傅还不肯接活,我们加价到三千才肯做法事。”

郑玉芬说:“那也没办法,把二叔领回家,这心事才能了。

“可不是吗!”二婶,她环顾四周问:“这么晚了,师傅怎么还没来?要不要使人去接一下?“

郑玉芬往老母亲方向看了一眼说:“我妈说她活了几十年,什么流程规矩都懂,不需要花那几千块钱,而且一整夜的摇铃诵经,烦死人!”

二婶听了这话颇为震惊,因为在农村,家里有人去世,都要请个人来帮忙办理后事,要么是俗称为师傅的斋公,要么是村里的长者。二婶坐了半个小时才走,说明天再来送老爷子一程。

郑玉芬继续安静地折元宝,过了一会儿才察觉黎尚有点儿不对劲,呆呆出神的样子,便招招手让黎尚坐到自己的身边。

“怎么了呢?累了还是心里难受,在沙发上歪一会儿吧。”郑玉温柔地说。

黎尚问:“妈,你们刚才说一个人不在家里去世,要做法事招魂,是吗?”

郑玉芬一愣,看着儿子答不上话来。如果别人问这个问题,她会给一个肯定的答案,但儿子是知识分子还是教师,她就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