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这处卧房古色古香,还觉得大概是某个古代宅院,但是现在,我怀疑自己穿越到了国外。
老夫人也好,年轻妇人也罢,一旁冲上来解围的小丫头也罢。你们一个个的怎么都不说中文啊!
无奈,老夫人说什么我点头,年轻妇人问什么我点头。
待我处变不惊地应付走了访客之后,立即借口嗓子发炎,连比划带动作地要求那名小丫头帮我拿些书来,顺便找两名先生从“木人天”学起。
接下来,我花了将近三个月,闭门不出,破译诗书,终于弄清楚了这些人在说什么。
这里不是异国他乡,而是中国古代南北朝时期一个北方政权,高氏齐国。官方通行鲜卑语,民间盛行汉语。
名为汉语,古代汉语的音调和现代相差甚远,实际上也是很难沟通的。我的贴身侍女采月,还有之前的老夫人,私下里与我说的都是汉话。
老夫人问我对她家那名长孙意下如何,我当时点了头。属实冤枉,吃了语言不通的亏。
这让我吓坏了。
谁想跟古人结婚呢。且不说那个段摄还是段少嬴,我只闻其人未见正主。就连他的名和字,外加号、封号、雅称都有一大堆,我直到现在还记不全,由此可见我们是真不熟。
更何况齐国的已婚女人过得也太惨了,结了婚便要大门不出二门不迈,段老夫人的老公混成护国公的位置了,她照样连出门都得找上山礼佛、祭祖、给儿孙说亲的借口。
反观现在的生活,一可打马游街,二有钱有权有地。左思右想,实在是只有发了情瘟才可能上赶着找男人嫁了。
所以接下来的时间里,我十分兢兢业业地关注朝堂动向,致力于学习封地的管理与发展策略,顺便隔三差五去我的皇帝老爹面前刷眼熟,暗搓搓写家书骂两句那位素不相识的段公子。
其实我和段摄本来没什么仇怨,骂他主要是为了表现自己不喜欢此人,让有意促成姻缘者趁早收了这条心。
但是骂来骂去,话就传到他的耳朵里了。
他给皇帝上谏:“自陛下立国至今,虽政通人和,然上下仍残余前朝遗风,故谏成立‘察事’衙署,外察坊间动向,内察宫廷风气。”
我起先不甚在意,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