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受印度永恒自然主义启示的艺术。这些最早的、纯粹印度雕塑流派的艺术家,从来不敢描绘佛陀的肖像,就像穆斯林不敢描画安拉或穆罕默德的画像一样。毫无疑问,这并不单单是个尊敬的问题,它还是个逻辑问题:因为,一个最终实现了涅的人,换句话说就是一个已经去人格化的人,希望通过肖像让他复活肯定是矛盾的。即使是在他的生活场景中,佛陀的像也被许多传统符号所取代。然而,当希腊精神在西北印度扎下根之后,这个观点发生了变化,最初,那里是在亚历山大大帝的继任者们统治之下,后来是在继任的印度-斯基台人国王们的治下,他们本人都是希腊文明的坚定支持者。皈依佛教的希腊人觉得有必要写实地表现佛陀,并从他们的阿波罗神那里得到了灵感。因此,最早的佛像(大约塑于公元初叶的白沙瓦地区,即古代的犍陀罗),纯粹就是阿波罗,简单地添加了佛陀的一些仪式特征:双目之间的智慧标志,拖长的耳垂(在佛陀还是王子的时候由于佩戴沉重的耳环而导致的),最后是用来承载花饰头巾的假髻,这一特征在后来当这种头饰的样式被遗忘了的时候发展成了脑壳的隆起部分。
在古犍陀罗和更西边的哈达(位于白沙瓦与喀布尔之间)所进行的考古发掘中,找到了数以百计这样的希腊佛陀,它们有着古典主义的轮廓和希腊风格的衣饰。就是这种类型的希腊佛陀,一个世纪接一个世纪,一步接一步,穿越整个中亚,传递到了中国和日本,产生出了难以数计的远东佛陀。至于在这场漫无边际、穿越时空的旅行中,最初的希腊佛陀已经被改得面目全非,那就更不用说了。等到变成中国的佛陀之后,也就走到了它的终点,不过即使在这时候,依然能凭借轮廓的线条和衣饰的排列,让人依稀想起它遥远的希腊血统。
印度佛教在着手皈化中亚(塔里木盆地)和中国的前不久,就开始采用这种希腊风格的肖像法。
看来很有可能,佛教僧徒们在中国宣讲其教义的时候异乎寻常的迟缓。释迦牟尼死于公元前486年,可直到公元60——70年,才有最早的佛教团体见于记载。事实上,也只有到了那个时候,佛教僧徒在中国的传教,才因为两次重大政治事件的同时发生而成为可能。首先,西北印度和阿富汗(当时这一地区也像恒河流域一样有很深的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