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严经疏钞玄谈_大方广佛华严经疏演义钞卷第九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演义钞卷第九(6/29)

中约时通因果故果居时后余之次第二论意同谓依教起行达甚深理精进长时不滞二边证大胜果穷生死际建立佛事故名为大杂集即是对法瑜伽大同般若今疏体大即第三智大之中所知无我之理二相大亦所知摄亦法大性即境摄故三用大即方便大而是即体之用亦境摄故四果大全同五因大摄其五大性一发菩提心即是心大二起解者摄胜解大三行愿证并是行大是十地因证非果证故四精勤匪懈即净心精进大五成就诸位即摄资粮大六智大全同而义小异通了性相因果等故七教大即是境法大性八义通前六但除教故九名同杂集初一而义同时大及与方便善巧十同第六而具含二论时业二名为对题中七字摄十故有开合及次不同而义无违故云七种大性不离於此或相大一种二论略无理亦无失又通约十大教旨小殊不妨有异。

▲二方十义者方者法也即前十大皆名为法谓体法相法等。

谓体法相法等者等取下八谓用法果法等法是轨持能持自性故十皆法。

▲三广十义者广者多也用多繁兴包无不尽故则前十皆多即明一遍一切名之为大一摄一切名之为广亦可及此此约离释。

三广十义等者疏文有二先离释广字。

▲若合释方广二字亦有十义一广依义谓言教繁广为生依故二广说义宣说广大甚深法故三广破义破一切障无有余故四广超义无有诸法能比类故五广治义具摄无边对治之法为能治故六广摄义通摄无边异类法故七广德义具摄二严诸胜德故八广生义能生无量广大果海故九广绝义非是心识称量所能知故十广知义具足种智破邪见障无有余故。

后合释顺诸经论释方广经於中二先正释十义也。

▲此之十义前四即杂集第十一中四义后六即入大乘论第一中六义。

后此之十义下结示本源言前四即杂集第十一中四义者彼论云方广者谓菩萨藏相应言说如名方广亦名广破亦名无比为何义故名为方广一切有情利益安乐所依处故宣说广大甚深法故为何义故名为广破以能广破一切障故为何义故名为无比无有诸法能比类故此方广等皆是大乘义差别名释曰此论标以三名释成四义以方广中有二义故次第无差言后六即入大乘论第一中六义者彼论云毗佛略者是摩诃衍何以故名毗佛略经为诸众生说对治法名毗佛略亦有众多乘故名毗佛略亦以多庄严具故名毗佛略亦能出生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