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狸能作诗,许多传记都有记载。狐狸会画,就不大多见了。海阳人李砚亭先生说,顺治、康熙年间,处士周游历湖南、河南一带。周以画松著名,有位士子请他在书房的墙上作画。周画的松树根部在西墙一角,枝干盘延而上,伸展到北墙,而树梢还占了东墙一二尺的地方。只觉得满座浓荫,似乎有风吹来。士人备了酒肴,请朋友来一起欣赏。大家围站在墙下,指点赞叹。忽然一人拍掌大笑,随即其他朋友也都哄堂大笑。原来松树下还画着一幅秘戏图。画面上有张大木床,铺着长床罩。有一男一女正赤裸着相交,眉目含情,媚态逼真。旁边有两个侍婢,也赤裸着。一个拿着扇子赶苍蝇;一个用两手扶住女人的枕头,以防被蹂躏到地上。这是士子和妻子以及妾婢的小像。全家都喧哗着来看,画中人一个个都极像,即便是僮仆也能认出画中人是谁,于是莫不掩口而笑。士子大怒,指天骂地,骂妖狐。忽然房檐处有人大笑道:“你太伤大雅。以前听说周处士善于画松,我没亲眼见过。昨晚得以观赏他的画,坐卧在画下舍不得离去,以致没来得及避你。我也没曾抛砖扔瓦惹你,你便大在骂起来。我心中实在不平,因此和你开个小玩笑。你不自我反省,还像昨天那样粗暴无礼,那么我将把这种图画在你家白板门上,叫路人也来乐乐。你考虑一下。”原来士子在昨晚上准备请客的用具,和奴仆举着灯来到书房,突然有个黑色的东西冲开门跑了。士子知道是狐魅,曾大骂一通。大家都来说情,请狐狸入座;在上座设了一个虚位。不见狐狸的身形,而它说话声玄亮,酒到跟前就干了。但它不吃菜肴,说有四百年不吃荤了。临散去的时候,狐狸对士子说:“你太聪明了,所以往往盛气凌人。这不是修养德行的方式,也不是保全自己的方式。今天的事幸好遇见了我,我如果也像你那样任性使气,则将因此而招来大祸了。只有学问能够改变一个人的气质,请你努力。”狐狸郑重地叮嘱完告别走了。再看墙上,那幅秘戏图已消失了,像洗过一样。第二天,书房的东墙上,忽然出现几枝艳丽的桃花,衬着青苔碧草。花不很密,有已开了的,有半开的;有已经落下的,有八九片落下还没落到地上的,随风飘舞;花瓣正侧横斜,好像在空中飘动,这尤其不是笔墨所能表现出来的。上面题了两句诗:“芳草中无路径,深山中正落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