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基层,构成一个压在良民百姓头上使之求生无路的极端凶残黑暗的统治势力。在《水浒传》之前,包括宋元“话本”和“杂剧”,往往把封建时代的社会、政治问题,理解为个别人的好坏问题。写坏人,只写他个人坏,好像是偶然的事例,因而强调命运注定。施耐庵站得高一些,把这样一些个人和个人行为,当作整个的社会、政治问题来处理(虽然后来也写了一些好官),因此揭露得很深刻。例如高俅的义子高衙内调戏林冲的妻子,若将此看作个人恶行,意义不大。作者却把此事同统治集团的代表人物联系起来。高太尉使用权力,帮同儿子干坏事,不惜下毒手百般陷害林冲。在发展中再联上许多人物和社会面,形成了广阔的如火如荼的社会阶级斗争。这就赋予它以强烈的政治社会意义。作品写了一系列这样的人与事,旨在揭露封建统治者及其社会的罪恶的实质,无不贯注着作者的义愤,其深广程度是以往的作品从来没有达到过的。
二、更为可贵的是作品塑造了许多起义英雄的正面形象。作者以高度热情,清醒头脑,把那些在旧时代被称为“寇盗”、被当作洪水猛兽的革命反抗者放在主要地位,歌颂他们的品德和反抗精神,描写他们通过不同道路在火炽的残酷的斗争中发展成长,以及造反上梁山的过程,把他们写得非常可敬可爱、真切动人。其中,鲁智深和李逵是突出的。尽管像李逵也还有一些不良作风。鲁智深性格的特点是路见不平就挺身而出,他不能容忍任何欺压人的事。他不存私心,“杀人须见血,救人要救彻”,干完了就丢开忘掉。作者写他这些性格的特点,同时也写明了形成他性格的社会根源。就是说,这和他的出身、经历和现实处境不可分:他是个一无所有、身居卑贱的江湖好汉。李逵的性格和鲁智深有些相近,但具体表现迥不相同。他听到谣言说他素所爱戴的宋江强娶民女,他就抡起板斧要杀宋江;等到确知枉屈了人,又立刻负荆请罪。他的单纯与勇于反抗,以及疾恶如仇,都显现出一个贫苦农民子弟的优美品性。武松是属于另一种性格,他最初受城市小私有者的思想影响,个人意识强,私人恩仇观念重。武松出场时,作者一面尽情赞扬他英雄了得,说是“说开星月无光彩,道破江山水倒流”;一面却用连续的情节场面,毫不声张地描写他性格中的缺陷和丑行。例如为哥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