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组缃小说课_《儒林外史》的思想与艺术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儒林外史》的思想与艺术(13/30)

向了清朝罪恶黑暗的统治。

但是《儒林外史》攻击和揭露清朝封建统治下的政治与社会,主要还是就士大夫阶层下手,即以士子们对功名富贵的问题作为中心的。在过去封建时代,士子们在民族、社会中起着感官和神经的作用,他们对人民群众影响很大,往往左右着民心的向背。清廷征服者人口少,力量弱,文化落后,而被征服的这个大民族,则拥有历史悠久的高度文化。因此对于士子们的驾驭,对于文化思想的统制,清朝统治者在建立政权之初即特别重视;它很现成地沿用了明代八股制艺这一罪恶制度,作为牢笼士子,统治文化,禁锢思想,腐蚀人心的主要办法。特别在康熙、雍正和乾隆三朝,也就是吴敬梓生活着的年代,复古思潮运动的影响随着先辈大师们的凋谢与清朝统治的巩固而益趋淡薄,这是八股制艺最猖獗的年代,是清朝统治者的罪恶政策取得胜利果实的年代,是文化思想重又回到黑暗的年代,也是一般士子们堕落无耻、丧心病狂的年代。章学诚在他的《答沈枫墀论学书》中说,自雍正初年至乾隆十几年的时候,八股风气大盛,老生宿儒甚至把通经服古看成“杂学”,把诗和古文辞称为“杂作”,士子不会做八股制艺,就不能算“通”。章学诚这里说的,正和《儒林外史》所描写的完全符合。这样的情形,在保有清醒头脑和敏锐感觉的热衷爱国主义者的吴敬梓,觉得最为沉痛而无法容忍:《儒林外史》痛击八股制艺,集中地讽刺士子们的热衷功名富贵,那特殊意义是很可理解的。

在开头几回里,作者先就八股制度的本身作了深刻有力的揭露和攻击。周进和范进,在没有考中的时候,他们的生活和内心精神,是多么悲苦,多么令人不堪,可是一旦中了,就一步登天。像周进,受尽辛酸和屈辱,但后来科名得意了,原先侮弄他的梅三相,恬不知耻地在别人面前冒充他的学生了,他写的对联也要小心地揭下来,像宝贝一样珍藏起来了;轻视他贱视他,辞掉他的馆的薛家集的人,替他供起长生禄位牌,把他当作神明来看待了。像范进,原来穷得没米下锅,一家人饿了两三天,不得不将一只正生蛋的鸡拿到集上出卖。但转眼之间,田也有了,房子也有了,奴仆丫鬟也有了,细瓷碗盏和银镶杯箸也有了。他们都从踩在脚下的地位,骤然升为高高骑在人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