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组缃小说课_《儒林外史》的思想与艺术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儒林外史》的思想与艺术(14/30)

头上的缙绅大老爷。有功名就有富贵,这怎么不叫人拼死?不叫人发疯?但是中与不中,却全无凭准。周进考了一辈子,到老还是童生,忽然一下运气来了,就青云直上;范进也是考到胡须花白,只因遇上年老才发的考官周进,对他怀着同情和怜悯,有心要取他,把他做的八股文章连看三遍,先是觉得实在不好,“都说的是些什么话,怪不得不进学”,最后忽然看出是“天地间之至文,真乃一字一珠”,于是考生的卷子还未交齐,就把他取为第一名,把另一童生魏好古取做第二十。

八股取士就是这样一种瞎胡闹的制度,功名富贵的来头就是这样的滑稽扯淡。但就是这种滑稽胡闹的制度,使得士子们利欲熏心,丧魂失魄,什么是非观念也没有了,什么理想和抱负都抛掉了,人人变得堕落无耻,糊涂愚妄而不自知。第十三回写马二先生的一番议论,在他的观念里,自古以来,士子就是要做官,不管怎样才做得到手,“就日日讲究言寡尤,行寡悔,那个给你官做”?马二先生是个很诚笃的人,说得赤裸裸,一点没有矫饰。三十四回高翰林评论杜家,说杜少卿的父亲“又逐日讲那敦孝弟,劝农桑的呆话,这些都是教养题目文章里的词藻,他竟拿着当了真”,在八股世界里,什么都公然成了骗取功名富贵的假文章,根本无所谓德行和作为了。于是这些士子们习于虚伪和谎骗,而不以为怪。像范进本是个拙朴的人,中举后,母亲死了,就被张静斋撺掇着拿这做题目,到高要县汤知县处去打秋风,汤知县请他吃饭。他因要守孝尽礼,连象牙银箸都不肯用,可是大虾肉圆子却吃。荀玫本也是个诚实青年,科名一得意,就听从王惠的建议,要匿丧不报,悄悄去求周司业、范通政保举,而周、范两位为人伦师表的学官竟说“可以酌量而行”。我们知道在封建社会里孝是“百行之首”,是做人的最基本的德行,可是这些大人先生们拿它作伪,并且视为当然。与此相关联,这些功名中人另一个普遍的特征,就是愚妄无知。著名的选家马二先生呆头呆脑,把骗子洪憨仙认真当作神仙,诚诚恳恳地跟他做行骗的勾当,直到事情完全揭穿,他还对他怀着感激之情。王玉辉也是个正派的老好人,但迂腐到泯灭了人道和天性,他鼓励女儿绝食殉夫,满口说女儿死得好,他的老妻和亲家都不读书,但脑筋比他清楚。张静斋和范进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