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组缃小说课_《儒林外史》的思想与艺术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儒林外史》的思想与艺术(17/30)

,书中虽没有着重地写,但那同情之心是显而可见的。二十四、五各回写鲍文卿的为人以及他和倪老爹的关系,尤其对于倪老爹,作者充满了同情、悲怜和不平;二十一回写卜老爹、牛老爹的友谊,二十回写甘露僧对牛布衣的情分,十六回写匡超人未发达时的家庭关系,十五回写马二先生对匡超人的关爱,作者都以深沉的赞叹和忧郁情绪,描写了这些在贫贱中的人物的真挚笃厚的人情。倾心欣慕之情还突出地寄托在头回对王冕的田家生活和末回对四个市井高士的描写里。作者着力写了这些人物的美好的品质与纯良高洁的内心精神,与功名富贵中人的丑恶习性做对比,以反照儒林中的寂寞无人。很明显,作者一心倾向于“微贱”人物的这种深切亲爱的感情,是从对于功名富贵中人的利欲熏心、堕落无耻的反感而来,也是从对于统治者所设“名缰利锁”的罪恶制度的憎恨而来。他觉得凡是功名富贵圈外的人,多比较可亲可爱,他们的心地多能保持本有的真诚与笃实。比如周进的姐夫金有余和他的朋友,牛浦郎在被牛玉圃痛打后路上所遇的那个黄客人,都是商人或做小买卖的,但他们帮助人,对待人都是一片真心实意;这是一般热衷功名富贵的士大夫阶层所没有的人情。又如抚院差役潘三,三教九流,作恶多端,但作者不是取一种憎恶的态度来批判他,相反,从他的坏蛋行为中倒着重地描写了那种江湖豪杰式的慷慨义气,和真挚亲切的人情;这比起飞黄腾达后的匡超人,和那批浇薄虚矫的假名士来,就显得非常可爱了。

对于妇女和两性关系,作者也持着完全不同于世俗的,他自己的清新自由的独特见解和人道观点。这种见解和观点,并不彻底,而且有时显得自相矛盾,但是,却有明显的反对封建礼教的意味。他并不一般地反对封建婚姻,但二十五回写鲍廷玺娶王太太,却把封建婚姻的毒害作了深刻的揭露;十三回写宦成和双红的恋爱私奔,则寄予了欣喜和同情。他也并不一般地反对旌表节烈,但五十二回写王玉辉之女的殉夫,却深切有力地暴露了封建礼教的泯灭人性与惨无人道。他反对像玩弄男戏子这类上层社会盛行的腐朽恶劣的风气,三十回写“访友神乐观”“高会莫愁湖”,对杜慎卿作了集中的挖苦。他对夫妇关系的观念,表现在正面人物庄绍光和杜少卿的家庭生活描写中。三十三回写杜少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