卿与娘子同游清凉山,三十五回写庄绍光居玄武湖与娘子饮酒读书,都是作者对世俗社会挑战的着意之笔,因为这样的夫妇关系,正为封建礼教所不容,为世俗社会看不入眼的。虞博士说:“这正是他的风流文雅处,俗人怎么得知?”他所主张的无非是一种合乎道义与人情的真挚笃实的人伦关系,其主要内容还是反对功名富贵之泯灭人性和丧失天良。三十四回写杜少卿说《诗经》,就直接表露了这种见解。杜少卿说:“溱洧之诗也只是夫妇同游,并非淫乱。”最明显的是讲女曰鸡鸣一章:“但凡士君子横了一个做官的念头在心里,便先要骄傲妻子;妻子想做夫人,想不到手,便事事不遂心,吵闹起来。你看这夫妇两个,绝无一点心想到功名富贵上去,弹琴饮酒,知命乐天:这便是三代以上修身齐家之君子。”这番话,可以作书中许多描写的注脚,也具体见出作者以“治经”为“人生立命处”的精神。这里讲的是《诗经》,实际是发表他自己由世俗观念反激出来的清新自由的进步思想。因此他反对娶妾,认为娶妾最伤天害理,但理由是免使天下有无妻之客,所以主张人生四十无子,方许娶一妾;此妾如不生子,便遣别嫁。这番议论,被萧伯泉讥为“风流经济”,我们今日看来,他确实不够高明。但他还是尊重女性人格的。四十一回写沈琼枝,充分写出了当时社会制度下受压迫凌辱女性的内心深处的辛酸和苦痛。沈琼枝对杜少卿和武书说:“我在南京半年多,凡到我这里来的,不是把我当作倚门之娼,就是疑我为江湖之盗。两样人皆不足与言。今见二位先生,既无狎玩我的意思,又无猜疑我的心肠……”作者对于沈琼枝的同情和尊敬,也还是由对于利欲熏心的世俗社会的反感而生。后来杜少卿说:“盐商富贵荣华,多少士大夫见了,就消魂夺魄;你一个弱女子,视如土芥,这就可敬的极了。”书中写沈琼枝言谈行动落落大方,对待拘捕她的差役,回答知县的审问,都从容沉着,理直气壮,有主意,有信念;一直写到沈琼枝的故事结束,都是笔歌墨舞,把这个反封建反世俗的女性英雄,塑造出光彩夺人的高尚形象,并从而对当时窳败黑暗的社会和政治作了真实深刻的揭发。
六
鲁迅说:“讽刺的生命是真实”“非写实决不能成为所谓讽刺”。所以讽刺即是写实。吴敬梓的以爱国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