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组缃小说课_《儒林外史》的思想与艺术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儒林外史》的思想与艺术(6/30)

大师来说一说。他们都以复古的正统儒家思想来反对“理学”。最初对明代的理学家王阳明发动攻击,后来连宋代的程、朱也一并反对。他们复古思想的主要精神有下述几点:

第一,他们反对理学家“束书不观”“游谈无根”;斥“理学”“儒表佛里”“佛老混杂”。他们主张“穷经”。顾炎武说“理学”即“经学”,“经学”而外,古今无所谓“理学”。黄宗羲指斥明人袭程、朱语录糟粕,不以六经为根柢。戴震说宋以来儒者,以自己见解硬坐为古圣贤立言之意;因此孔孟的经书尽失其解,儒者杂袭老释之言以解之。

第二,他们攻击理学只空谈,不实践。他们主张“致用”与“力行”。顾炎武说理学家“言心言性”,讲“危微精一”,而置“四海穷困”不言;明代亡国,就是因为清谈孔孟之故。又说,孔子删述六经,即伊尹太公救民水火之心,所以说“载之空言,不如见诸行事”。他声言自己“凡文之不关于六经之指,当世之务者,一切不为”。他治学贵独创之见,反对依傍和因袭;贵有丰富确切的实证,反对空疏;而最终目的则是为了“经世致用”。黄宗羲在主张“穷经”之外,还以为“拘执经术,不适于用,欲免迂儒,必兼读史”。颜元攻击程、朱:“为爱静空谈之学久,必至厌事;厌事必至废事,遇事即茫然。故误人败天下者,宋学也。”说:“书本上见,心头上思,可无所不及,而最易自欺欺世。不特无能,其实无知也。”他拿行路作比,说宋儒如得一路程本,观一处又观一处,自喜为通天下路程,其实一处未行,一处未到。又拿行医作比,说满天下都是名医,“而天下之人病相枕、死相接”。除了颜元所说的实行另有意思而外,顾炎武、黄宗羲所说的“致用”,就是指“四海穷困”“救民水火”这样的“当世之务”。他们不只如此说,确是如此去干的。他们是卓越的思想家、学术家,也是了不起的政治家和社会活动家。

第三,明朝亡国以后,在清廷外族统治之下,他们一身硬骨头,保持凛然的民族气节,始终与清政府对抗,不受它的收买和利用。清代在顺治、康熙各朝都在施用恐怖手段的同时,兼用对士大夫阶层的收买政策,先是征举“山林隐逸”,后来开“明史馆”和“博学鸿词”科试,但他们都坚决地拒绝荐举。顾炎武奔走南北,黄宗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