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身安则德自崇。盖阴阳屈信。循环无端。不屈则不能信。不蛰则无以为存。阴阳往来。定理本如是也。
易曰。困于石。据于疾藜。入于其宫。不见其妻凶。子曰。非所困而困焉。名必辱。非所据而据焉。身必危。既辱且危。死期将至。妻其可得见邪。
坎隐伏故名辱。坎险故身危。坎为棺椁。故曰死。困六三爻义。
易曰。公用射隼于高塔之上。获之无不利。子曰。隼者禽也。弓矢者器也。射之者人也。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何不利之有。动而不括。是以出而有获。语成器而动者也。
解上震为器。为人。互坎故藏器。震为时。为动。动故不括。解上六天义。
子曰。小人不耻不仁。不畏不义。不见利不动。不威不惩。小惩而大戒。此小人之福也。易曰履校灭趾无咎。此之谓也。此释噬嗑初九爻义。震为动为威。
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又身。小人以小善为无益而弗为也。以小恶为无伤而弗去也。故恶积而不可掩。罪大而不可解。易曰何校灭耳。凶。此释噬嗑上九爻义。
子曰。危者安其位者也。亡者保其存者也。乱者有其治者也。是故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也。易曰其亡其亡系于苞桑。此释否九五爻义。
子曰。德薄而位尊。知小而谋大。力小而任重。鲜不及矣。易曰鼎折足。覆公像其形渥。言不胜其任也。
此释鼎九四爻。形渥。郑虞皆作型剧。言因覆束(左食)而被大刑也。古字音同通用。王弼程传以形为形体。王谓形渥为沾濡。程谓为汗涩。皆望文生义。不惟不审通假之例。且于经义显违。以折足覆束(左食)之罪。只汗涩而已乎。本义多从程传。独此不从。诚以其陋也。观此曰鲜不及矣。谓及于刑辟也。此可以定其是非也。
子曰。知几其神乎。君子上交不诌。下交不渎。其知几乎。几者动之微。吉之先见者也。君子见几而作。不俟终日。易曰介于石。不终日。贞吉。介如石焉。宁用终日。断可识矣。君子知微知彰。知柔知刚。万夫之望。
此释豫六二爻义。左传昭五年。于人为言。败言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