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力空虚,既然现在北方战事不顺,公子可否修书一封,请令尊先率军南下,充实长安防务更为重要?”
元恪一听,心头一紧,心想这弘一果然圆滑,封官赐爵是假,想借自己调动北川军才是真,只不过自己一个庶子恐怕没有那么重的分量。元恪转念一想,既然自己说话本来也没什么分量,先答应他也无妨,正好自己现在得空也得好好跟家里联络一下,连忙回道:“国师放心,元恪立刻修书向家父说明关系要害。”
弘一又满意地点点头,元恪借机问道:“敢问国师,眼下局势,下一步国策如何安排?”
弘一听后,半晌不语,沉默良久后说道:“眼下局势,确实极其不利,帝都沦陷,我秦军大败,那齐王又临阵倒戈,整个北方现在恐怕无人可与叛军匹敌。依贫僧所见,我大秦唯有积蓄力量,拒函谷关自守,重建天子威严,号令南方诸王,或许大周才有复国的希望。”
元恪默默点头,心想弘一虽然身居长安庙宇中,对于前方局势分析却十分准确,难怪秦王如此倚重;对于局势,元恪也有自己的想法,于是借机也说道:“国师所言甚是,只不过叛军或许也不是铁板一块,也许很快就有转机。”
弘一听言,眼前一亮,追问道:“哦?请公子赐教。”
元恪继续娓娓道来:“我朝惯例,先帝驾崩,新君即位后,次年才可以更改国号。眼下我大周仍然用的是先帝的年号天佑,但如今非常局面,元恪建议不等明年,即刻为陛下更改新年号,以宣示陛下才是大周正统,此事若定,想必也能在叛军那边推波助澜。”
弘一听后有些不解,问道:“此事固然可以增强陛下正统,但对叛军有何影响呢?”
元恪笑着答道:“叛军之中,燕强梁弱,但梁王又是周室正统,燕王起兵也是借梁王之名;以我之见,二者可共患难,却不一定可共富贵。眼下叛军已攻下帝都,我们若改年号,诏告天下,梁王篡位登基之心必定更加焦急,而这恐怕并非燕王所愿,所以也许能催化一些变数。而那齐王虽然不愿助朝廷,却也没有明显归附叛军,依我看也只是骑墙心态,固地自守,未来未必不可以为我所用。”
听完元恪所言,弘一露出赞许的目光,连连称赞道:“贫僧只知道公子是忠勇无双的盖世